你是否每周一的早上都覺得身心疲憊?
是否到哪裡都會遇到為難自己的人?
是否覺得現在上班的公司不太適合自己?
世界上有多少人是因為熱愛工作而工作的呢?為何我們的生活常常會被工作推著走?作者在本書中討論到我們為何要工作,又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工作,並更進一步找到自己的基準和生活方式,幫助讀者更深入思考「使命感」這個與工作相關的重要概念。
書中分別談到工作、人際關係與內心這三大主題,並幫助讀者透過使命感,找到未來的發展和人生方向。如果生活中有了使命感,不論是討厭的工作或是令人厭煩的人際關係,都不再對我們造成影響,進而能訂立目標勇往直前,從他人認為的成功與幸福中跳脫出來,發現什麼才是自己想要且有意義的人生。
作者研究心理學20多年,幫助過許多大學生和30~50歲的上班族找尋人生方向。他並非只是提供短期有效卻對本人無益的建言,安慰或告訴他們「一切都會變好」,而是透過培養工作的能量,來找到屬於個人的重心,並在人生道路上更往前進。本書能夠幫助讀者知道,在自我找尋的道路上需要作什麼樣的準備,以及怎麼樣能讓生活更有意義,讓人們在人生面臨不安與痛苦時,找到穩定內心的支柱。(撰稿 杜彥文)
<書中段落>
要瞭解自己的工作還有相關產業的整體趨勢,並檢討自己在這樣的趨勢中究竟成長了多少。如果想要持續做好自己想做的工作,要比較的人不是坐在旁邊的同事,而是自己。過去的自己跟今天的自己有什麼樣的差別?仔細想想看有沒有學到新的東西?有沒有不停挑戰與成長?就算現在沒有馬上離職的打算,也可以試著將目前為止所做的工作寫成履歷,看看跟剛開始的時候比起來,有多少成長,以及培養了什麼樣的能力,找出自己變得更好的根據。(摘譯自書中74~75頁,辭職前要看一遍履歷的原因)
當我們覺得茫然時會感到相當不安;什麼都不確定的話,會覺得要做的事情變得很多,也覺得越發困難。但是,如果直接親手寫下來便能一目了然,就能更為沉著應對。對於檢討接下來幾天要做的事情並列出目錄的做法若是感到很有壓力,可以先試試看把明天馬上得做的事情寫下來,一到早上,先不要想其他事情,而是專心在寫下來要做的事情上。將要做的事情具體寫下來,可以幫助我們不再陷入茫然不安的負面情緒裡。(摘譯自書中178頁,如果不想告訴別人,就先寫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