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為止,人類歷史可說是進步與發展的歷史,也就是一直蓬勃發展的「膨脹社會」。到了20世紀後半,發展來到了巔峰,IT技術的發達、第三次工業革命以及通信系統的發展,使得全世界進入了資訊時代。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機造成了全球經濟崩跌,作者認為這就是「收縮社會」的開始。世界整體的社會系統完全改變,各個領域都發生危機;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人口不停減少而負債卻一直增加。在以往的膨脹社會中,不需要做什麼就能輕易生存,然而在收縮社會中,若是什麼都不做,就會在競爭中被淘汰。
韓國過去每年一直維持高度成長,現在社會上的許多問題就是因為經濟成長快速下滑所導致。經濟突然踩了煞車進而轉變為低成長社會,與過去高成長社會的慣性相衝突而造成社會動搖。收縮社會是必然的發展,雖然沒有辦法阻止,卻能減緩其速度。透過本書,我們將可以更瞭解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並提早做好進入收縮社會的準備。
本書一共分成四部,第一部為分析膨脹社會的崩潰和未來收縮社會的普遍特徵;第二部整理了進入收縮社會後,世界各國將面臨的各種困難與情形,並解析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長期展望。進而從收縮社會的觀點,來看中國的未來還有美中的G2霸權對決。第三部把社會資本當作關鍵字,提出突破收縮社會的五種基本原則。第四部則是從社會、政治、統一和經濟等領域來分析進入收縮社會的韓國,並嘗試提出解決方案。最後,從收縮社會的觀點來分析第四次工業革命、大財閥問題、負債與不動產等在韓國最受囑目的議題。(撰稿 杜彥文)
<書中段落>
若仔細看看最近韓國經濟碰到的問題,會發現原因在於中國投資了更多資本與設備在韓國的主力產業項目上。在中國開發初期建設工廠時,韓國透過出口必要的材料與設備而賺了不少。但是等到2008年中國工廠逐漸完工後,供給過剩的問題壓垮了韓國的經濟。造船、鋼鐵、化學、汽車、電池、螢幕、手機、線上遊戲等產業發展越來越困難,都是因為中國模仿韓國的策略所造成。BRICs的投資與經濟開發,最終加劇了全世界供給過剩的問題。(摘譯自原書84頁)
現在韓國的保守陣營是以美國為中心,對於中國多少抱著敵視的態度。另一方面,進步陣營因為統一問題而有親中的傾向,企業則是考慮到中國以及受到中國影響的東南亞市場而更靠近親中路線。韓國這樣兩分法的態度等於是在自掘墳墓;對韓國來說,美國跟中國都非常重要,若是分裂為親美與親中,在美中G2霸權對決時很可能成為犧牲者。因此,韓國應該要保持曖昧,向兩國傳遞安全與經濟是完全分開的明確信號。(摘譯自原書162頁)
21世紀後,幾乎每個政權都試圖推動脫離收縮社會的對策,但幾乎都是假定社會仍是蓬勃發展的過時政策,因此大多沒有什麼效果,只是造成預算的浪費。在膨脹社會下,社會的兩極化等問題也相當嚴重,但當時認為,只要經濟成長了,一切問題都能夠解決。另外,因為政權不夠穩定,在推動會引發社會衝突的長期性社會政策上,面臨到許多限制。結果通常最基本的社會問題就留給下一個政府去解決,20多年來政府一直都在逃避責任。(摘譯自原書2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