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對東京的第一印象,不外乎就是一個比臺北更臺北的城市。大多數的人會說,東京不就高樓大廈,還有晴空塔、迪士尼、淺草而已嗎。如果說要來趟東京歷史之旅,或許還會被說:「要看歷史不會去京都嗎」。就算真的去了東京,相信大家都有類似的經驗:買了機票前往東京跨年,想說打個卡、發個動態,但卻發現好多人也和你在同一個地方跨年。每當此時,是否覺得出國的感覺被沖淡一半呢?
東京從太田道灌築城至今五、六百年,歷史或許不如京都來得長久,但東京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東京,都是數百年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不畏艱難地開墾而成。而在過程當中,又曾歷經數次大火與大地震。這些天然災害並沒有打倒東京,而是成為東京再生的力量。東京的前身是江戶,而江戶是德川幕府的所在地。從德川家康以來,江戶城發生過許許多多的歷史事件。相較於非常觀光客的購物行程,如果你知道自己腳下所踏之處,曾是過去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如此感慨萬千,是否為這趟旅程增添更多與眾不同的風味與深度。
日本人很喜歡重返歷史現場,大河劇不管主題為何、收視率好壞,最後都會有一段歷史現場紀行。NHK的安排除了活絡地方觀光之外,觀看的人也能先透過劇情理解歷史脈絡,再跟著鏡頭神遊歷史現場。本書的作用更甚於前述的紀行,編排方式按照時序,讀者可以按圖索驥前往瀏覽。本書的內文也簡潔有序,讀者在閱讀之後能迅速掌握歷史脈絡。相信透過本書,許多時常前往東京遊玩的臺灣讀者,一定可以摸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東京散步路線。(撰稿 陳力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