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樂讀書:個人主義者文裕皙的愉快讀書》
內容簡介
韓國網路書店Yes24推薦選書!總榜Top 100連續六周!
我不想讀生硬、無聊的書!
讀書對我來說是「開心的遊戲」!
本書是《漢摩拉比小姐》作者文裕皙的最新作品。作者是標準的愛書人,自幼年時期便沉溺於書海世界,廣泛接觸各類型書籍。直到成年、成為法官後,仍持續閱讀,甚至持續寫作。但,文裕皙說,他不讀生硬、無聊的書,而這本書,寫的就是關於他讀書的「偏食」。
作者分享,其實沒有必要因為推薦書單而感受強大的壓力,更不必因為沒有讀那些書,而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世界上沒有那種「非讀不可的書」,也不會因為少讀一本書,而發生什麼大事。讀書最大的目的,是讓自己開心、滿足。網路、電視等其他媒體也充斥著有趣的內容,但書仍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不僅僅是因為自身對於讀書的喜悅與愛書的情感而已,這也是作者要帶給大家微小而重要的省思。
書中分為三大章節,分別是:個人主義傾向之始、偏食讀書,「必讀」自選、持續閱讀。作者以自身的讀書經歷,分享關於閱讀的心得和秘訣,內容中也有許多作者透過閱讀汲取的知識,以及透過閱讀,豐富人生和生活的軌跡。(撰稿 陳靖婷)
<書中段落>
如果你也覺得書籍比起網路影片、文章還難以靠近,當然不可能會習慣性去閱讀。實體紙本書有重量和厚度,這些物理限制,讓大家更不可能無限制地閱讀。不過,無限閱讀並非絕對是好的,在適當的時機停下腳步,既是必須,也很重要。讀書重要的優點,在於看一看,可以停下來思考。(摘譯自原書-P.174)
一個人對別人來說,可能是好父母、好子女、好朋友,但也許對某人來說,會是惡魔。對於他人立場的無知,就是一種惡。「無知者的信念,非常可怕」,聽到李京奎老師的這番話,讓我不得不會心一笑。(摘譯自原書-P.192-193)
做法律工作,需要客觀性。一般人會期待法界人士更客觀地處理事情,不過問題是,很多法律人會主觀認為,自己理當會比一般人更客觀。這個狀況,嚴重可能會導致落入「零失誤」的陷阱,也就是一味認為大家都帶有偏見,只有自己毫無私心,僅依據法律和證據判斷。因此我認為,能幫助「自我客觀」的書,對法界人士來說,會是最好的書籍。(摘譯自原書-P.206-207)
目錄
第1章-個人主義傾向之始
年幼時期的讀書
個人主義傾向之始
歌謠與人生態度
立正圖書館讀書教室
青春期的讀書
我的挑書方式
一起閱讀的魅力
非我偏愛的文字
書愈長愈好的時節
第2章-偏食讀書,「必讀」自選
必經李文烈的時期
沉迷愛情漫畫
『灌籃高手』教會我的事
大陸的故事家
讀書竟能造成傷害
80年代大學的讀書
現在說「村上村樹沒什麼」已太遲
新里門的一天
書和音樂、音樂和書
還記得Sidney Sheldon嗎
偏食讀書法
網路和書的差異
玩書之末?
第3章-持續閱讀
透過間接經驗生活
莎士比亞可以教化嫌犯?
法律人最需要的書是?
從法官的觀點讀『贖罪』
SF不是人類的未來,而是此刻
旅行、書與人生 1
旅行、書與人生 2
尋找好讀書的空間
習慣幸福的人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