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再只是自我滿足-徹底傾聽的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有提案截止日:1月19日(二)
「事情為何進展得不順利呢?為何聽不進下屬說的事情呢?」作者在序中先以這兩個問題出發,反問現在的人為什麼不聽別人說話。然而,若只是聽到別人說話,和「傾聽」又有哪裡不同呢?
作者進一步提到,若能有效「傾聽」,不管是工作還是私人生活,問題的一半都可以獲得解決。作者表示,即便是自己不擅長應對的對象,「積極傾聽」後就會產生變化,讓我們得以面對問題。同時,對對方保有深刻關心,更能讓自己與傾聽對象產生同理。然而,「傾聽」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若只顧長篇大論講著自己的事情,則會搞砸一次好的傾聽機會。也因此,如何抑制自己很想聊天的衝動,是在傾聽時很重要的事情。若能做到以上這幾點,便是作者認為的傾聽與溝通大師了。
何謂「積極傾聽」呢?作者用兩位男性與兩位女性的例子,解釋了何謂「積極傾聽」。他在書中簡要介紹這四位上班族、家庭主婦各自碰到的人生問題,描述他們如何面對並使用「積極傾聽」改善關係,進而理解對方的立場,化解了問題與衝突。
那麼,又該怎麼做,才是讓人際關係好轉的積極傾聽呢?
作者在書中提出8個方法,讓我們思考如何改善人際關係。第一、認真思考如何取回已經流失掉的信賴;第二、認真徹底傾聽對方的話;第三、若對方反應不好,不要馬上放棄,不管再試幾次都要認真徹底地傾聽;第四、若對方反應不好,要反省自己過去行動所累積的結果;第五、在對方能中立反應以前,持續傾聽;第六、每天筆記什麼是對方所關心的事情;第七、不要過度勉強而以自然而然的方式進行;第八、在對方卸下心防的那個時間點,也要持續感謝。
此外,要能同理對方的生氣點,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此作者也列出了幾點方法給我們參考:根據自己對對方怒氣中理解不足的地方多多去理解;把對方的怒氣和嫌惡感放一邊,專心聆聽對方說話;聽話的時候若覺得無法理解、思緒跳躍,不要客氣,直接提問;針對對方的發言不要只給出一種反應,而要考慮其價值觀;專業的人類研究就是保持著關心與好奇心去觀察;特別去想像並同理對方幼年時期的心理創傷;從對方與自己的對話之上去思考想像。
除了以上關於傾聽與對話的方法之外,本書提供了非常多其他的自我思考、理解以及筆記實作的方法,相信閱讀完此書之後,我們都可以學習到作者的精神,慢慢成為一位傾聽與對話大師。(撰稿 林駿騰)
目錄
前言 「主體性對話」可以解決所有的事情
- <實例>主體性對話是什麼
- 能讓人際關係好轉的「積極傾聽」
- 能引導出部下士氣的「積極傾聽」
- 「積極傾聽」能把握住問題的全像
- 只要「積極傾聽」就能解決問題
- 「積極傾聽」的做法-質問、深入、照應、寫下A4的筆記
- 不同情況的「積極傾聽」-一對一面談、團隊面談
- 如何成為「積極傾聽」大師
- 善用「角色扮演」看見對方的立場
- 善用「正回饋」效果會更好
- 公司內積極傾聽能擴展客戶端
- 遠段操作的積極傾聽
- 積極傾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