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為何精疲力盡》
內容簡介
內頁試閱:http://www.yes24.com/Product/Viewer/Preview/95372213
韓國網路書店Yes24 人文類Top100書籍!
「你有精疲力盡的感覺嗎?早上想到要上班,就覺得渾身不舒服?待辦事項在腦中揮之不去?明明在家,卻想回家?覺得自己不能被小事困擾?」《我為何精疲力盡》的作者分享,如果你有上述症狀,極有可能早已精疲力盡。
本書作者為精神科醫生,擁有豐富的諮商經驗,擅長以身體、心理、社會等不同面向探討心理問題。本書集結作者的諮商經驗,以現代人最常遇到的壓力問題為主軸,教導並分享如何診斷、正視自己的內在問題,如透過身體警訊、身體變化自我察覺,另也提出精闢的原因分析,以及舒緩症狀、預防對策,幫助大家從可以實際、實踐的改變做起。
現代人凡事講求高效率,但若處於精疲力盡的狀態,對個人的身體和精神健康,都會產生負面影響。雖然造成精疲力盡的根源,往往不是在個人,而是企業和社會現象,但要治癒,仍需從個人做起。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幫助大家發現、瞭解、處理身心精疲力盡的問題。(撰稿 陳靖婷)
<書中段落>
「躺著準備睡覺,卻想起在公司的失誤,也不斷想起明天要處理的事」、「下班後還要看公司訊息、處理公事」、「周末更嚴重,星期天就要開始擔心下周的事」、「某天搭公車上班途中,看著窗外思考,覺得自己內心實在不平靜,外面的風景卻一片和平。甚至開始思考,要是出了交通事故,是不是就不用上班了?」看著這些案例,你有感同身受的感覺嗎?(摘譯自-你精疲力盡了嗎?)
「精疲力盡」是指人倦怠、消耗殆盡的症狀或狀態。通常我們用此來形容工作相關的狀況,不過除了工作外,學業等讓人疲倦、降低效率的情形也都適用。這樣的狀況,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影響工作效率的問題,但其實這同時也是攸關身體、感情、心理的問題。(摘譯自-精疲力盡為何)
來到諮商室的患者,經常和我分享自己精疲力盡的故事。在我分享精疲力盡這個主題時,最常聽到的問題就是:「我為何精疲力盡?」。其實我很好奇,各位是否自己思考過這個問題。「雖然覺得很累,但覺得自己又沒做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有什麼好累的?」你有過這種感覺嗎?(摘譯自-我為何精疲力盡)
目錄
你精疲力盡了嗎?
精疲力盡為何
我為何精疲力盡
頭腦爆炸、心理爆炸
要求心理勞動的職場
造成精疲力盡的不安與強迫
工作壓力的各種原因
如果沒辦法立刻辭職
如果你是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主管
精疲力盡的世代
以效率為第一的悲劇
消耗的環境、持續的剝削
身體的警訊
壓力與身體變化
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
生命的自然律動
消除緊張的呼吸
觀察自己的身體和心理
寫感情日記
和自己對話
自己的緊急處方籤
果斷守護自己
說出自己所想的方法
恢復的最後階段
我們必須連結關係
預防精疲力盡的十個建議